• 本站首页
  •   >   系部概况
  •   >   系部动态
  •   >   正文
  • 系部概况

    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召开《贵州桥梁与工匠精神》书籍编写启动会

    发布日期:2021-11-19    浏览次数: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弘扬工匠精神,为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秉承学院坚持“依托行业,特色办学,协同创新,开放共享”的办学思路,为贵州省交通强国建设提供人才支撑。2021年11月18日下午,《贵州桥梁与工匠精神》书籍编写启动会在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A 区313会议室召开,参会单位及主要人员有贵州人民出版社融合出版中心主任肖熳春,副主任齐放,编辑张羽飞,贵州师范大学材料与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工程系姚常伟博士,陈洪雨博士,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刘正发,道路与桥梁工程系党总支书记周德军,主任韦生根,基础教学部副主任冉江兰及其他编写组成员,周德军主持会议。

    首先刘正发对各位参会人员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介绍了学院一路走到现在的60多年从示范校到优质校再到目前贵州省唯一一所入选“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的发展历程和建设成就,学院作为一所以交通为特色的理工类学校,已为社会输送近十万名交通建设人才,涌现出一大批技术过硬、工作踏实、敢于创新的交通工匠,被业内誉为“贵州交通人才的摇篮”。世界桥梁看中国,中国桥梁看贵州,为了打造“贵州桥梁”世界名片及传承新时代贵州工匠精神,编写《贵州桥梁与工匠精神》书籍应运而生。

    接下来姚常伟博士就《贵州桥梁与工匠精神》书籍从编写背景、定位、意义,编写目录及编写案例模板介绍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肖熳春就此书预期的展现形式及提交初稿时间和出版时间进行了说明。然后大家就相关问题进行了热烈的交流与研讨。

    韦生根表示《贵州桥梁与工匠精神》书籍要有恰当的定位,希望此书不仅是相关专业的选修教材,还是相关专业的思政课教材;此书应全面体现数字化,内容的载体除了常规纸质形式,还应有音、视频等微课资源,通过二维码的方式放置在纸质书对应位置;此书的目录可通过不同桥型,以技术创新视角展开,充分展示当前主流、前沿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等,最好能以讲故事的方式把桥梁建设与工匠精神有机融入,案例在展开的过程中专业性不能太强,要考虑不同专业学生的接受程度,使学生有兴趣读此书。

    周德军表示此书不能把桥梁工程与工匠精神分开编写,要体现桥梁工程与工匠精神并重,更要思考两者怎样自然地、恰当地融合,这也是编写的一大难点,因此目录还需优化,分工还需进一步细化。

    大家针对《贵州桥梁与工匠精神》书籍编写怎样体现区域经济发展、职教特色、课程思政等问题进行激烈而深入的研讨,获得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也达成了一定的共识。

    刘正发对此次《贵州桥梁与工匠精神》书籍编写启动会作总结。刘正发表示此书的定位还可以是专著,通过润物无声把工匠精神、课程思政融入贵州桥梁建设及成就里面,一代代贵州交通人不畏艰难险阻,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战胜了贫穷,走出了大山,走向了世界,从梦想开始到逐梦前行再到实现梦想,这里有无数贵州交通人苦干实干后发赶超的故事,这些故事深刻蕴涵了贵州桥梁与工匠精神。我们大家要一起根据分工积极配合按时完成此书的编写及出版工作,通过此书培育学生吃苦耐劳、严谨认真、精益求精、勇于创新的职业素养,弘扬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对于贵州交通强国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版权所有:贵州交通职业大学 备案编号: 黔IP备10002018  联系地址:贵州省贵阳市云岩区白云大道245号

      邮编:550008   联系电话:0851-8133789 传真:0851-4704694